即《神农本草经》。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DU12。出《针灸甲乙经》。属督脉。位于背部第三、四胸椎棘突之间。布有第三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三肋间动脉后支。主治身热,咳嗽,气喘,惊厥,癫痫,脊背强痛,疗疮;以及百日咳,支气管炎,肺炎
见《浙南本草新编》。为翅茎香青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植物图鉴》。为铃兰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夹食伤寒。见该条。
【介绍】:宋代医僧。江西九江人。得名医庞安时之传,精医术。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不著撰人。1卷。已佚。
艾炷灸之一种。指艾炷与穴位皮肤之间衬隔物品的灸法。故又称间隔灸,隔物灸。通常以生姜、大蒜等一类辛温芳香的药物作衬隔,具有加强温通经络的作用,而不使艾火直接灼伤皮肤。间接灸的种类很多,其名称通常随所垫隔
病证名。即舌衄,详该条。
解剖部位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一十三。即眼弦。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