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术语。始见于《灵枢·病传篇》:“或有导引、行气、乔摩、灸、熨、刺、焫、饮药之一者。”参见导引及行气条。
病证名。吴道源《女科切要》:“室女经水既通,而至期复又不来者,面黄肌瘦,内热,是童痨。”参见室女经闭条。
宋代太医局考试医生的制度之一。用以考查其对人体解剖、脏腑之源等理论的掌握情况。即今之解剖、生理学考试。
证名。见《外科启玄》卷十一。又名蠹肉。系疮口肉芽组织生长过度,长期不愈的病证。多因疮口换药不及时或局部用药不当刺激疮面所致。古方用乌梅肉捣烂外贴;或乌梅烧灰,少加轻粉敷之;或用远志末酒调涂之。更有用硫
病名。指因肠虫扰动所致的脘腹疼痛。《医碥·虫》:“虫证心嘈腹痛,或上攻心如咬,……饥则痛,得食痛更甚,饱即安,时痛时止,以手附击即息。”《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五:“虫痛者,面上白班,唇红,能食属虫,治以
证名。①睡眠不安之症。《医学心悟》卷二:“经云:胃不和则卧不安。”②指不能平卧之症。《素问·逆调论》:“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详见不寐条。本证可见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溃疡病等疾患伴发的失
眼科手术方法。见《银海精微》。用小锋针或三棱针刺、刮瘀滞(参见劆法条)。古代用于蟹睛疼痛,突起睛高等症的治疗。针破以减轻胀痛,以助内治法之不足。本法现已不用。
病名。即牵拉肘,详该条。
证名。由热灼阴伤,肝脉失养所致。见于急性热病后期。症见头晕,眼干,视物不清,手足心热或麻木等。见于维生素A缺乏症,传染性后脑炎及中毒性脑病所致之目盲,视神经萎缩等。治宜滋阴养肝。用杞菊地黄丸,或石斛夜
病名。产后喘息危证之一。又名产后喉中气急喘。《产育宝庆集》上卷:“产后喉中气急喘者何?答曰:“荣者血也,卫者气也,荣行脉中,卫行脉外,相随上下,谓之荣卫。因产所下过多,荣血暴竭,卫气无主,独聚于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