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医官职称。隶属于官医提举司,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官阶从八品。
方书。3卷。日人甲贺通元撰于1720年。本书选常用方1500余首,分为57类。每方详考方剂原委,间录古今名医有关论述,阐发古人立方本旨,及治证、加减、煎法、汤使妙意,以知变通。收入《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
八会穴之一。《难经·四十五难》:“髓会绝骨。”绝骨即悬钟穴。说明本穴与“髓”有密切关系。凡髓病可酌情取用。但此说亦有异议者,《针灸素难要旨》引四明陈氏曰:“脑为髓海,脑有枕骨穴,则当会于枕骨,绝骨误也
证名。属中风症状之一。《类证治裁》卷一:“唇缓舌强者,解语汤。”
【介绍】:西汉时医家。临菑(今山东临淄)人,是淳于意的弟子。
涎的别名。俗称口水。参涎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雪莲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脏腑不调引起的不寐症。《症因脉治·不得卧论》:“在杂症门,则里热多而无表热者也。今注外感者七条,内伤者六条。”内伤不得卧,包括肝火不得卧、胆火不得卧、肺壅不得卧、胃不和卧不安、心血虚不得卧、
见《中药志》,为龙胆地丁之别名,详该条。
同肾阴虚。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