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黑面神

黑面神

出《生草药性备要》。又名黑面叶山夜兰夜兰茶青凡木四眼叶。为大戟科植物黑面树Breynia fruticosa(L.)Hook.f.的嫩枝叶。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浙江、福建等地。苦,寒,有小毒清热解毒,止痛,止痒。治疔疮肿毒,湿疹,过敏性皮炎,皮肤瘙痒,阴道炎,烧烫伤。捣敷、捣汁涂或煎水洗。枝叶均含鞣质,预试显酚类、三萜类反应。流浸膏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可能与其中所含鞣质有关。

猜你喜欢

  • 妊娠胸胁支满

    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即子悬。详该条。

  • 在颊部的后方,耳根前方的部分。《灵枢·五色》:“蕃者,颊侧也。”

  • 通真子

    【介绍】:见刘元宾条。

  • 温病浅说

    书名。不分卷。清·温载之撰。刊于1886年。作者认为在较有影响的温病专著中,《温病条辨》头绪纷繁;《温热经纬》辞义深奥,不易为读者所掌握。遂参阅诸家学说,结合个人经验编撰而成本书。书中阐述温病证治。介

  • 口苦

    指口内有苦味的感觉。多由热蒸胆汁上溢所致。《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胆病者,善太息,口苦。”《素问·痿论》:“肝气热,则胆泄,口苦。”为伤寒少阳病主证之一。《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少阳之为病,

  • 月信

    见《素女经》。指月经。详该条。

  • 含腮

    病证名。见清·吴溶堂《保婴易知录》。小儿初生时,腮内生如米豆大一小疱,次日渐大,如有所含,故名含腮。若不早治,则可蚀破腮颊。宜先以盐汤洗净患处,然后用二金散(鸡内金、郁金等分)吹之。

  • 燥者濡之

    治疗燥证的方法。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即燥者润之。指燥证要用滋润的方药治疗。燥证有内燥、外燥之分。燥热伤肺胃津液的内燥,用滋阴润燥法;外感燥热伤肺的外燥,用轻宣润燥法。

  • 热敷止痛法

    外治法。见《外台秘要》卷二十九。即在未破皮之软组织损伤处用药物进行热敷,藉以达到散瘀消肿、活络止痛之目的。亦可用海桐皮汤为末装袋内热敷,或以食盐炒后热敷。以疼痛缓解为度。

  • 瞤瘛

    指肌肉或眼胞跳动,伴有抽掣的症状。《素问·气交变大论》:“肉瞤瘛。”《素问·至真要大论》:“目乃瞤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