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外科启玄》卷七:“此疮多生于足后根下,赤烂内有肉丝,缕缕如麻根相似,故名之。”由肾虚,气血不足所致。治宜补肾养血。内服十全大补汤或肾气丸,外搽轻乳生肌散。本病类似跟腱部疮疡。
病名。①《外科启玄》卷二:“其色青,其形生于肝脏部位,足之大趾端,胁肋之次,其症寒热头项痛,眼中有火光感,口苦胁痛,小便难,面青,宜用小柴胡汤内加托里解毒之剂。”②紫靥疔之又名。见该条。
脏腑惊证之一。出《小儿病源方论》。详脏腑惊证条。
推拿手法。为推法的一种。医者沉肩、垂肘、屈腕,以拇指指腹或指端为着力点,通过腕部的摆动和拇指关节的屈伸活动,将力持续地作用于经络穴位。有行气活血、消瘀等作用。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八。又名手丫支、手背丫、手丫毒、丫痈、鸦叉、手丫疔、丫指毒。包括了手背丫及掌心丫。即五指丫处、结毒焮肿,除虎口外,皆同手丫发。证治同手发背条。
病名。见《目经大成》卷二。即椒疮。详该条。
【介绍】:见魏了翁条。
病名。《喉科心法》:“此症从脚跟发起,直至喉间。或一年一发,或半年一发,其病一日行一穴。切忌热物怒气。”详脚跟喉风条。
针法刺激强度的分类。指介于强、弱刺激之间的针灸刺激量而言。
证名。指表实里虚症状同时存在。多由正气素虚,又感外邪,或外感表证,误用攻下正气受损所致。详见表实证、里虚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