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罗勒之别名,详该条。
即手第四指。又称小指次指。
见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条。
病证名。又名不嗜食。即食欲不振。《赤水玄珠》:“由脾胃馁弱,或病后而脾胃之气未复,或痰客中焦,以故不思食,非心下痞满而恶食也。”临床分虚、实两证。偏实者,多因乳食停滞,治宜消食化滞,用平胃散加减;偏虚
病证名。见南京中医学院编《中医学概论》。即蟹睛。详该条。
【生卒】:1903~1959【介绍】:现代医家。字次公。江苏镇江人。曾在上海创办中国医学院校,为培养医药人材做出贡献。解放后,任卫生部中医顾问。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所著有《药物学》、《中西医学名词对
①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即三七。②见《四川中药志》。为峨参之别名。各详该条。
病名。疟疾之一。《医略十三篇》卷九:“有日一作,夜一作,俗名子母疟。……或间疟,当期日二作,俗名间日子母。”参见疟疾条。
【介绍】:见赵道震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芸苔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