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见《丹溪心法》。即虫白蜡。②出《名医别录》。为蜂蜡之一种。各详该条。
病证名。见明·秦景明《幼科金鍼》。即哮拔、醋呛哮详该条。
病名。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即齿衄。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赤车使者之别名,详该条。
即蛇啮。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目窗,见该条。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指婴儿吐乳而兼腹泻,且排泄物呈青色的证候。多因患儿感受寒邪,伤及脾胃,肝气逆乱,上扰于胃则吐乳,下扰于肠则泻青。治宜补脾平肝。用异功散加肉桂、白芍。
出《摘元方》。为茄根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又称消中、痟中、消脾。《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消渴论》:“中消者胃也,渴而饮食多,小便黄。”本病以善饥多食,形体消瘦为主要症候,或见小便甜,或因脾胃燥热所致。治宜清胃泻火,滋阴润燥。用白虎汤、抽薪
病名。出《素问·通评虚实论》。即腋痈。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