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医书。4卷。明·李中梓撰。李氏曾撰《颐生微论》,后作者予以删补,并由其门人沈朗仲校订,改名《删补颐生微论》,刊于1642年。全书分述三奇(精、气、神)、医宗、先天、后天、审象、运气、脏腑、虚痨、
①骼。①泛指骨的高起处。《灵枢·邪客》:“地有山石,人有高骨。”②腰椎骨。《素问·生气通天论》:“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③腕骨中位于外侧之骨,即腕后高骨。解剖名桡骨茎突。《医宗金鉴·正骨心法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驳骨丹之别名,详该条。
见《青海药材》。为车前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诸病源候论·食鲐鱼中毒候》:“此鱼肝及腹内子有大毒,不可食。食之,往往致死。”即河豚中毒。详该条。
【介绍】:见王朝弼条。
消瘦干燥之意。《灵枢·根结》:“皮肉宛膲而弱也。”
证名。《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一云油汗,即粘汗也。”详汗出如油条。
出《灵枢·经脉》。即手太阳小肠经,详该条。
瘀,瘀积。通常指血液停滞。参血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