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代抵当丸

代抵当丸

证治准绳·类方》卷三:代抵当丸

药方名称代抵当丸

处方大黄(川产如锦纹者,去皮及黑心)120克芒消30克(如欲稳,以玄明粉代)桃仁(麸炒黄,去皮、尖,另研如泥)60枚当归尾 生地黄穿山甲(蛤粉炒)各30克 桂9~15克

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活血逐瘀。主虚人蓄血。

用法用量蓄血在上焦,丸如芥子大。每次1丸,临卧去枕仰卧,以津咽之,令停留喉下,搜逐膈上之瘀积;中焦食远,下焦空腹,俱梧桐子大,以百劳水煎汤下之。

如血老成积,此药攻之不动,宜去桂、地,加广茂(醋浸透,焙干)30克、肉桂21克。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三

《寒温条辨》卷四:代抵当丸

药方名称代抵当丸

处方大黄(酒洗)4两,芒消1两,穿山甲1两(蛤粉炒),夜明砂1两(淘,焙),莪术1两(醋焙),肉桂1两(去粗皮),当归尾(酒蒸)1两,红花(酒炒)7钱,桃仁(不去皮尖,生用另研)70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太阳表证仍在,随经痰热在里,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以热在下焦,小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生姜汤送下。

各家论述代抵当汤丸,方出《准绳》,盖瘀蓄之血,攻之为难,仲景直用水蛭、蝱虫有毒之物,惟恐药不峻利,亦何待攻之不动而后加减乎?后人不敢用此毒物,故作此方以代之。原方生地黄用之无理,归尾必不可减,故于本方中减去生地1味,倍肉桂,加莪术红花夜明砂,用之殊觉有效。若温病蓄血,用此方去肉桂,加牡丹皮1两,牛膝1两,或止加干漆五钱。

摘录《寒温条辨》卷四

医学心悟》卷三:代抵当丸

药方名称代抵当丸

处方生地1两,当归1两,赤芍1两,川芎7钱5分,五灵脂7钱5分,大黄(酒蒸)1两5钱。

制法砂糖为丸。

功能主治血淋。

用法用量每服3钱,开水送下。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准绳·类方》卷三:代抵当丸

药方名称代抵当丸

别名代抵当汤丸

处方大黄(川产如锦纹者,去皮及黑心)4两,芒消1两(如欲稳,以玄明粉代),桃仁(麸炒黄,去皮尖,另研如泥)6-10枚,当归尾1两,生地黄1两,穿山甲(蛤粉炒)1两,桂3钱或5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行瘀血。主蓄血。

用法用量代抵当汤丸(《张氏医通》卷十六)。

如血老成积,此药攻之不动,宜去归、地,加广茂(醋浸透,焙干)1两,肉桂7钱。

各家论述用归、地者,欲下血而不损血耳,且引诸药至血分也;诸药皆犷悍,而欲以和济之也。

摘录《准绳·类方》卷三

猜你喜欢

  • 柳蚛屑浴汤

    药方名称柳蚛屑浴汤处方柳蚛屑1斤,蒴藋根1斤,黄栌木1斤(锉),盐2合。功能主治风瘾疹。用法用量以水5斗,煎至3斗,去滓,暖室中看冷热洗浴。注意洗浴后,宜避风。摘录《圣惠》卷二十四

  • 朝真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朝真丹药方名称朝真丹处方硫黄(生.研细)三十两,朱砂(研为衣)三两一钱,白矾(煅)七两半。炮制上令研匀,用水浸,蒸饼为圆,如梧桐子大,以前朱砂为衣。功能主治治肠胃虚

  • 治疟安胎饮

    药方名称治疟安胎饮处方生地15克天冬南沙参各9克知母(炒)条芩(炒)防风(炒)白术各4.5克橘红2.5克 苏梗3克功能主治治妊娠疟疾。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1片,水煎服。受风者,加独活3克,受寒者,加牛蒡

  • 加味独活寄生汤

    药方名称加味独活寄生汤处方独活3两,桑寄生(无真者,续断代)2两,杜仲(制炒去丝)2两,细辛(去苗)2两,牛膝(去苗,酒浸)2两,秦艽(去心)2两,茯苓(去皮)2两,白芍药2两,桂心(不见火)2两,芎

  • 萝卜汁

    药方名称萝卜汁处方生萝卜。功能主治头疼年久。用法用量上捣计一蜕壳,仰卧,随左右注鼻中,加冰片少许更妙。摘录《仙拈集》卷二

  • 大提药方

    药方名称大提药方处方雄黄1钱,藤黄1钱,麝香1钱,朱砂3分,蓖麻肉3钱,红升丹1钱5分。功能主治对口、发背、恶疽初起。用法用量先将蓖麻研如泥,后和各药研烂,用瓶封贮,勿令泄气。同时围敷患处,4-5日即

  • 槐芩散

    药方名称槐芩散处方炒槐米3两,黄芩2两。制法上炒,研为末。功能主治崩中不止。用法用量每服5钱,霹雳酒调服。摘录《女科切要》卷二

  • 加味青金丹

    药方名称加味青金丹处方硫黄、水银各等分。制法上各研细,不见星子为度,入木香末、丁香末各等分,用生姜自然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反胃。清浊不分,中焦气痞闷,心下大如杯,或时寒,或时热,朝食暮吐,

  • 甘葱煎

    药方名称甘葱煎处方甘草、大胡葱。功能主治诸疮有脓水者。用法用量上药煎浓汤,候温、洗患处,洗净用药。摘录《伤科补要》卷三

  • 浆水渍方

    药方名称浆水渍方处方浆水。功能主治代指肿痛。用法用量上取1升,以盐半两,和煎令沸。温浸患指,日3-5度。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