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古钩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天胡荽之别名,详该条。
天刚亮的时候。《素问·标本病传论》:“冬大晨。”马莳注:“冬之大晨在寅末。”
见《广州植物志》。为笔仔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黄宫绣条。
见《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即月经。详该条。
指针刺时,针体进入机体的深浅程度。《素问·刺要论》:“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勿过其道。”指出针刺时要根据疾病的情况,采用适当的深度。一般在肌肉丰厚处可予深刺,在重要脏器邻近的穴位或肌肉浅薄处则
【介绍】:东汉时期针灸医生。是涪翁的弟子,郭玉的老师。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六。又名肾游风、腿游风。因肾火内蕴,外受风邪,郁蒸肌肤而成。多发于腿胫。症见皮色红肿,形如云片,游走灼痛。治宜疏风清热,泻火解毒。内服双解通圣散或黄连解毒汤。外敷金黄散或用豆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医门金宝鉴》三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