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指走马牙疳患者之口臭。参见走马牙疳条。
古病名。出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即疥疮。详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黄狗肾之产于广东者,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莕菜之别名,详该条。
①经穴名。代号ST29。出《针灸甲乙经》。别名溪穴。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腹部,脐下4寸,旁开2寸处(《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一说“去腹中行当各三寸”(《针灸资生经》)。布有髂腹下神经,外侧有腹壁
喻其作用有如掣物引提上升的治法。即升举中气。如补中益气汤之治疗气虚下陷之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虚宜掣引之。”
见《常用中草药配方》。为紫葳茎叶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吴邦宁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又作容主。即上关,见该条。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又名水谷利。指小儿食物不化,与水液杂下的腹泻。多因脾胃素虚,饮食不慎,以致食物不消化而成。《小儿药证直诀》:“食不消,脾胃冷,故不能消化,当补脾,益黄散主之。”若其症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