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又名时气发斑、时疫发斑、温毒发斑。《瘟疫论补注·发斑》:“温疫发斑,寒热虚实皆有之,重者二三日便见,轻者五六日方出,淡红稀小者吉,稠密紫赤者凶。必察元气虚实,脉之有力无力。欲出未出,葛根升麻汤
见古今医统大全条。
针刺手法名。或称流气法。《金针赋》:“留气之诀,痃癖癥瘕,刺七分,用纯阳,然后乃直插针,气来深刺,提针再停。”其法先进针0.7寸,行紧按慢提9数;得气后进入1寸深处,略作伸提,再退回原处。
出元·滑伯仁《麻证新书》。麻疹的别称。详该条。
三种肥壮人中的一种。出《灵枢·卫气失常》。其皮肉结实,体型较大。
【介绍】:参见程衍道条。
五脏与五体相合,肝主要合于筋。《素问·五藏生成论》:“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筋束骨,系于关节,维持正常的屈伸运动,须赖肝的精气濡养。《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肝的精气足则
亦称赤痢。指痢下多血或下纯血者。多由热毒乘血所致。《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血痢者,热毒折于血,入大肠故也。”临床上有血鲜、血黯,属热属寒之分。《秘传证治要诀·痢》以血鲜者,此属热痢,宜藿香正气散加
指腰脊萎软不举,步履艰难之症。因精髓衰少,骨骼枯萎所致。《素问·瘘论》:“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脾胃论》卷中:“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能胜火则骨枯而髓虚,足不任身,发为骨痿。”《寿
经穴名。代号,BL58。出《灵枢·经脉》。《针灸甲乙经》作飞扬,别名厥阳。属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之络穴。位于小腿后外侧,外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之中点直上七寸,当腓骨后缘处;或于承山斜下外开约1寸处取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