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阴的经筋。《灵枢·经筋》:“手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后,行寸口外侧,上循臂,结肘中,上臑内廉,入腋下,出缺盆,结肩前髃,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贲,合贲下抵季胁。”
病名。即涌泉疽。见该条。
指舌苔润湿。温热病如见舌苔湿润,表示津液未伤;但须注意热入营血时,由于阳邪蒸动阴气,舌苔亦有反见润者。
见《中药志》。为柿蒂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腹内结块,坚硬不能移动者。《诸病源候论·癥瘕病诸候》:“癥者,由寒温失节,致府藏之气虚弱,而食饮不消,聚结在内染渐生长块段,盘牢不移动者,是癥也,言其形状,可徵验也。若积引岁月,人即柴瘦,腹
病名。①即直肠泻。见《杂病广要·泄泻》:“日夜频并,饭食直过者,名曰刮肠。又《灵枢》所谓洞泄,《仓公传》迵风,皆此证也。”详见直肠泻条。②指粪便排出粘稠物。因似从肠中刮出,故名。《证治要诀》卷二:“又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多因情志失调,肝郁化火,郁火伤气,气热灼血,以致月经色紫,稠粘,症属实热。治宜清热调经。方用四物连附汤(四物汤加黄连、香附)。
《增补万病回春》卷五方。熟地黄一钱六分,山药、山茱萸、酒当归、煨白芍药、川芎各八分,牡丹皮、泽泻、茯苓、远志、菖蒲、酒知母、酒黄柏各六分。水煎,空腹服。治色欲伤及病后耳聋。
《外科传薪集》方。青皮、石膏、生甘草节、栝蒌、橘络、皂角刺、金银花。水煎服。治乳癌初生者。
瘀,郁滞停留之意。①伤寒病瘀热在里:①《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鞕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