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分阴阳

分阴阳

小儿推拿方法。①出陈氏《小儿按摩经》。由小儿腕掌部中点向两侧分推。可调和气血,用于治疗惊风,癎症,昏迷抽搐泄泻痢疾黄疸咳喘痰喘,乍寒乍热。《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盖小儿之病,多因气血不和,故一切推法,必先从阴阳分起,诸症之要领,众法之先声,推此不特能和气血,凡一切膨胀泄泻,如五脏六腑有虚,或大小便不通,或惊风痰喘等症,皆可治之。至于乍寒乍热,尤为对症。”②指分腹阴阳:从中脘穴向两侧分推。有健脾和胃消食导滞等作用。用治消化不良,伤食,停乳,胃痛,腹胀等症。《厘正按摩要术·立法》:“将两手蘸汤,于胸腹两边分推数十次,亦为分阴阳之法。”③指分推胸口法:用两手大指在胸口处向两旁分推。有宽胸利气,止咳平喘,发表解热等作用。④指分头阴阳,即分推坎宫法。详坎宫条。

猜你喜欢

  • 湿化太阴

    运气术语。三阴三阳分司六气,其中太阴属湿土之气。《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阴司天,其化以湿。”

  • 牛癫

    病名。即牛痫。因发作时吼声如牛鸣故而得名。《圣济总录》卷十五:“牛癫若牛鸣。”《辨证录·癫痫门》:“痰气太盛,一时跌仆,口作牛马之鸣者,世人所谓牛马之癫也,其实乃虚寒之症,痰入心包也。”参痫、癫、六畜

  • 鬼魇

    古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源流》。即魇。详该条。

  • 刘渊然

    【生卒】:十四世纪【介绍】:明代道士兼医家。江西赣县人。幼年出家,在祥符宫当道士,通医药。洪武二十年(1387年)受召于朱元璋,号高尚。永乐年间(1403~1424年)随皇帝到北京。仁宗时,号“长寿真

  • 康平伤寒论

    见古本康平伤寒论条。

  • 朝鲜参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别直参,详人参条。

  • 惊惕狂躁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疮疹蕴热积毒,余毒上攻,惊惕狂躁不宁,口齿烦躁,或咽干口舌生疮。宜清热化毒,用五福化毒丹。

  • 舌上出血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七:“心脏有热,则舌上出血如涌泉。”即舌衄。详该条。

  •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

    书名。秦伯未编。刊于1929年。全书选辑清代喻昌、张璐、徐大椿、王士雄等二十位医家属于笔记体裁的治案,以内科杂病为主;编辑以医家为纲,以病证为目,每证分析较详。所选治例大多在病因、证候及辨证、立法处方

  • 阴中生息肉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此由胞络虚损,冷热不调,风邪客之,邪气乘于阴,搏于血气,变而生息肉也,其状如鼠乳。”《肘后备急方》卷五治阴中息肉突出,用醋浸乌头三日后,以此浸液外洗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