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指食后手足重着,默然欲卧之症。因脾胃虚寒而致。《肘后备急方》卷四:“治饱食便卧,得谷劳病,令人四肢烦重,嘿嘿欲卧,食毕辄甚方:大麦蘖一升,椒一两,并熬。干姜三两,捣末服方寸匕,日三四服。”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即刺莓果,详该条。
指外眼角的联系组织。《灵枢·经筋》:“足少阳之筋……结于目眦为外维。”
元代医官职称。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共2人,官阶从七品。
【介绍】:宋代医生。与宋处撰《新修钟乳论》1卷,已佚。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初生不啼。详该条。
①见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为苦参实之别名。②见《饮膳正要》。为胡芦巴之别名。各详该条。
【介绍】:见卢复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小儿丹毒之一。丹毒发于两胁及腋下、膀上者。治宜浮萍草绞汁内服,伏龙肝研细香油调敷。
推拿穴位名。即二人上马。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