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医缓

医缓

【介绍】:

春秋时秦国名医。据《左传》记载,晋侯有病,先召巫来医治,无效。后来求医于秦,秦王派医缓为晋侯治病。医缓指出病在“膏之上、肓之下”,病重不治。后世以“病入膏肓”形容不可救药的病态或疾病,即源于此。

猜你喜欢

  • 五脏所藏

    人的精神意识活动是以五藏精气为物质基础的,因而精神状态的异常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 白通草

    出《药性切用》。为通草之处方名,详该条。

  • 素髎

    经穴名。代号DU25。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面王,鼻准,准头。属督脉。位于鼻尖正中。布有筛前神经的鼻外支和面动静脉鼻背支。主治昏迷,鼻塞,鼻衄,鼻渊,酒皶鼻,鼻息肉,小儿惊风;以及休克,窒息,低血压,

  • 香砂养胃汤

    ①《增补万病回春》卷二方。炒香附、砂仁、苍术(米泔浸炒)、厚朴(姜汁炒)、陈皮、茯苓(去皮)各八分,人参、木香各五分,白术一钱,白豆蔻仁七分,炙甘草少许。为粗末,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治脾胃不和,不思

  • 蓬术

    见《普济方》。为蓬莪术之简称,详该条。

  • 李可大

    【介绍】:明代医生。字汝化。杞县(今河南杞县)人。先业儒,考取诸生。后因母病学医,医病效果较好,名振当地,曾任太医院修职郎。

  • 抱犊集

    兽医学著作。1卷。清代作品,撰人及撰年均未详。本书介绍牛病理论、病候、诊断、针刺穴位与方法以及药性配伍与处方等,并附绘图。本书于1959年经江西省农业厅中兽医实验所校勘后,由农业出版社影印出版。

  • 知聪

    【介绍】:南北朝时期人。曾于562年携《明堂图》和药书等到日本,对中日医学交流起了促进作用。

  • 泥丸脂

    道家称耵聍为泥丸脂。《黄庭内景经》:“脑神精根字泥丸。”因道家语称脑为泥丸,而耵聍为脑的脂液。

  • 陈元赟(yūūn 晕)

    【生卒】:1587~1671年【介绍】:明代人。名珣,字义都,一字士升。浙江余杭人。通诗文、书法、绘画等。二十七岁到河南登封县少室山少林寺主管陶器,兼管医药,因而通晓医药、针灸、气功、养生、食疗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