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奇穴名。出《外台秘要》。位于腋窝中线,渊腋穴直上约1寸陷中。主治胁下支满,腰痛引腹,筋挛,阴气上缩等。斜刺0.3~0.5寸。
同啜。饮、吃。《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歠热稀粥。”
十怪脉之一。又称转丸脉。脉来去捉摸不定,如豆之旋转状。
是治疗中气下陷的方法。中气指脾气。脾气上升,将水谷精微之气上输于肺,以荣养其他脏腑,若脾虚中气下陷,可出现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或不能制水而小便不利。均可用补中益气汤,以升提中气,脾气旺则诸证自除
即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见该条。
【介绍】:元代医生。文江人。撰有《医方大成》等书。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少海,见该条。
书名。本赋有二种,均题明·万全撰,但内容不同。①收入《痘疹全书》中,共二篇。上篇论痘,共29条;下篇论疹,共8条。②收入《片玉痘疹》中,一篇,共16条。
病名。《治疗大全》:“生于鼻观下迎香穴,系手阳明风热。初生小泡,麻痒微痛,一、二日后结核,板硬肿连腮唇,恶寒发热,最易走黄。”治同疔疮。
即捻子的俗称。因其形如钉状,故名。见捻子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