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古本难经阐注

古本难经阐注

  • 古本难经阐注

    简介序叙凡例正文

  • 古本难经阐注

    书名。4卷(后又有2卷本、1卷本,内容均同)。清·丁锦注。初刊于1738年。丁氏自称曾获见《难经》古本种,与通行本排列次序有所不同,文字也略有出入。故据此本并参考其他刊本予以校订、注释,注文主要参阅《

猜你喜欢

  • 黑刺底红舌

    黑色苔,干燥而生芒刺,拨开芒刺,舌底红色,属里热已极,急用攻下泄热(见《伤寒舌鉴》)。

  • 金牛胆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金果榄之别名,详该条。

  • 香附旋覆花汤

    《温病条辨》卷三方。生香附、旋覆花(绢包)、苏子霜、茯苓各三钱,陈皮二钱,半夏、薏苡仁各五钱。水煎,分三次服。治伏暑湿温胁痛,或咳或不咳,无寒但潮热,或寒热如疟者。若腹满加厚朴;痛甚加降香末。

  • 伤寒潮热

    病证名。阳明病主要证候之一。《伤寒明理论·潮热》:“伤寒潮热,何以明之?若潮水之潮,其来不失其时也。一日一发,指时而发者,谓之潮热。”《伤寒全生集·潮热》:“潮热属阳明,旺申未,一日一发,日晡时作,如

  • 吴恕

    【介绍】:元代医家。字如心,号蒙斋。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善治风疾,家贫,卖药为生,后征至京师(北京),为太医院御医。对《伤寒论》颇有研究,认为仲景书深奥难于掌握,于是作《伤寒活人指掌图》一书,以便

  • 哮喘

    病名。①哮证与喘证的合称。哮,主要指呼吸气急而喉间有痰鸣声。喘,主要指呼吸迫促。哮与喘在发作严重时均可见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等症。哮常并见喘,而喘则未必见哮。《医学正传·哮喘》:“大抵哮以声响名,喘以气

  • 肺寒壅嗽

    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小儿肺气虚弱,忽感寒邪而引起的咳嗽。症见咳嗽微喘有痰,痰多清稀,面色淡白,流清涕。治宜温肺散寒。用百部丸(《证治准绳》:百部、麻黄、杏仁、甘草)。

  • 胎中热毒

    先天的致病因素之一。见《简明医彀》卷六。因婴儿在胎受自母体,热邪蕴积成毒。出生后即口舌生疮,遍身赖,游风丹毒,疮疡疥癣。宜化毒丹(玄参、桔梗、茯苓、青黛、甘草、牙硝)为末蜜丸,薄荷泡汤调化,抹儿口内上

  • 马脚迹

    见《江西民间草药》。为积雪草之别名,详该条。

  • 经血不断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经漏。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