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见《广东中药》。为小飞扬草之别名。②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委陵菜之别名。③见《江西民间草药》。为铁苋之别名。各详该条。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凤仙花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余午亭条。
病证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九。即舌缩,详该条。
病证名。指病人喜食异物。《寿世保元》:“小儿爱吃泥土,乃脾虚胃热所致,面色青黄,或是虫动。”临床上脾疳、虫积的患儿多有嗜异的症状。
病名。指每逢行经期或经后出现头目眩晕,视物昏花的病症。多因血虚,肝肾阴虚,痰湿所致。若素体血虚,或精血化源不足,经行时其血更虚,血虚不能上荣于脑,症见经期或经后头晕如旋,面色白,心悸少寐,经行量少,色
经外奇穴名。出《针灸集成》。所载位置与肩柱骨同。见该条。
见《南方草木状》。为荷苞花之别名,详该条。
肩骨的骨髓。《素问·玉机真脏论》:“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肩髓内消,动作益衰。”
①见《湖南药物志》。为女萎之别名。②见《四川中药志》。为川木通之别名。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