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出《疯门全书》。即五死。见该条。
即齿龈。详牙龈条。
见《浙江民间草药》。为胡颓子根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发生于悬雍垂下端尖头处的血泡。《喉科指掌》卷六:“悬旗小舌,悬旗风生于小舌下尖垂,头变圆,粗如桂圆核大,红如樱桃。此因多食厚味燥酒,以致胃火郁盛而发。”即悬旗风。参见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二方。赤芍药、人参、甘草、酒当归、红花(酒炒)。水煎服。治血不足,疹子色白者。
见《中药志》。为羽叶三七之别名,详该条。
见《仙传外科集验方》。即冲和膏,见该条。
也称舌垢。指舌面上的一层苔状物。观察舌苔的变化,有助于了解病邪的性质和浅深、津液的存亡,是舌诊重要内容之一。正常舌面上均有白色薄苔,由胃气所生。病理的舌苔,则因病邪外侵或内有停痰食积所致。诊察舌苔,主
十二剂之一。用寒凉药物组成,具有治疗热证作用的方剂。参见寒能制热条。
出《经效实验单方》。为连钱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