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医方药学》。为五谷虫之别名,详该条。
见世医得效方条。
治则之一。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王冰注:“金郁泄之,谓解表、泄小便也。”金郁,指肺气不利;泄,宣泄。如因肺气不利,不能通调水道,以致咳嗽气喘而水肿,须用宣通水道法。如风寒袭肺,肺失肃降,鼻塞喉痒,
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即油汗。详绝汗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杜仲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黄练芽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明·张洁《仁术便览》卷四。即红丝疔。见该条。
指湿热蕴于大肠的病变。常因饮食不节不洁,损伤肠胃,湿热之邪乘虚内犯所致。症见腹痛下痢,里急后重,或便脓血,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多见于结肠炎、痢疾。治宜清热燥湿。
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即恶阻。详该条。
病名。《囊秘喉书》:“多因劳病未愈,虚火上炎,荣血已竭。其症上腭有红点,密密如蚊齧痕。”治宜滋阴降火。可选知柏地黄汤、左归饮等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