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血不循经。指血液不按经脉运行而溢于脉外。临床多见于因气虚、气逆、血瘀、火热等原因引起的崩漏、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及瘀斑等症。
【介绍】:见程门雪条。
病名。出《鲍氏验方新编》卷一。即锐毒,见该条。
见《盘珠集胎产证治》。即妊娠疟。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生。撰《食禁经》3卷,佚。
报,重复或接续;息,呼吸。指平顺的呼吸规律。《素问·藏气法时论》:“肺病者,……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不能报息,指气短而呼吸不能接续之病症,多见于虚喘患者。
指子时。《灵枢·营卫生会》:“夜半而阴陇为重阴。”参十二时条。
见清·叶小峰《本草再新》。为南瓜藤之别名,详该条。
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挢是举起、翘起和矫正的意思,引即导引。指按摩和导引法。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挢,……谓为按摩之法,夭挢引身,如熊顾鸟伸也。”
【介绍】:西汉时医家。和王禹同为济北王的太医令,曾向淳于意学习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