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线疗法
埋植疗法之一。见该条。
埋植疗法之一。见该条。
病证名。指咳嗽由感受时行杂气所致者。《杂症会心录·时气咳嗽》:“今夫天之杂气有各种,人之感受有轻重,其来也无时,其著也无方。有触之者,各随其气而为诸病焉。如秋冬之交,咳嗽一症,遍于四方,延门合户,众人
鬲,通隔。即噎膈。出《素问·大奇论》。详噎膈条。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七。由肝胃两经湿热者,症见舌边起白点溃烂,口苦善怒,小便短赤,脉象弦数。治宜清泻肝胆湿热,用龙胆泻肝汤。由心脾热毒熏蒸者,则舌面和舌体溃烂,肿痛皆甚,饮食有碍。治宜泻心脾之
【介绍】:见罗周彦条。
清法之一。采用清热、凉血、解毒的方法,治疗温病热入营血,皮肤出现斑点及出血者,以防热毒继续深陷。常用化斑汤。
【生卒】:1463~1539【介绍】:明代医家。字省之,别号石山。安徽祁门人。父亲汪渭(公望)是当地名医。他随父行医几十年,成为当代名医。编著有《石山医案》、《医学原理》、《本草会编》(佚)、《读素问
六经厥之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叙厥论》:“泾溲不利,胻热,阴缩,名厥阴厥。……考其厥因,多以不胜乘其所胜,气不得行,遂致于逆。”参见六经厥、厥证条。
舌尖薄白苔,余无苔而见红舌的舌象。若舌色鲜红发亮,可见于津亏血少的外感病人,并以邪在少阳,郁热不解,既不出太阳,又未深入阳明时为多见(见《伤寒舌鉴》)。
《幼幼新书》卷六引《王氏方》方。又名封囟散。柏子仁、防风、天南星各四两。每次一钱,以猪胆汁调匀,摊绢上,按囟大小贴敷,常以水润勿干,一日一换。治小儿解颅,囟大、骨缝不合,咳嗽鼻塞。
证名。指利下赤色粘沫。《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阴之胜,……腹满痛,溏泄,传为赤沃。”王冰注:“沃,沫也。”张景岳注:“赤沃者,利血,尿赤也。”详赤痢、血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