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大泡通

大泡通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泡通

药材名称大泡通

拼音Dà Pào Tōnɡ

别名泡通、大木通、隔子通、饭包叶、三叉木、豆豉叶、大豆豉叶、牛嗓管、伞把木、大通塔

来源五加科鹅掌柴属植物白背鹅掌柴Schefflera hypoleuca (Kurz) Harms,以根、茎、树皮、叶入药。全年可采,树皮洗净,蒸透,切段,晒干。叶可鲜用。

性味苦、涩,微寒。

功能主治消肿止痛,祛风除湿,舒筋活络,通便。根、茎:牙痛,胃痛,腹痛,便秘,跌打损伤,闭合性骨折。树皮:风湿麻木,关节肿痛,跌打瘀痛,腰膝酸痛,胃痛。叶:皮炎、湿疹、风疹。

用法用量根、茎:0.5~1两,外用适量,捣烂拌烧酒敷患处。树皮:0.5~1两,水煎服,以酒为引。叶:外用适量,煎水洗。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大泡通

药材名称大泡通

拼音Dà Pào Tōnɡ

别名大通塔、柴厚朴(《贵州民间药物》),野巴戟(《昆明民间常用草药》),隔子通(《四川常用中草药》)。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五加种植物穗序鹅掌柴根皮

原形态乔木。茎粗大,外表暗褐色。掌状复叶;小叶5~7枚,具长柄;小叶片长卵圆形或矩圆形,琴状分裂,长9~20厘米,宽3.5~7.5厘米,先端尖,基部圆形,裂片边缘有稀疏的浅齿,上面无毛,下面灰白色,密被星状短柔毛,主脉粗而明显。穗状花序,花白色。

生境分部生于深山中。分布长江以南各地。

性味性微寒,味苦涩。

功能主治①《贵州民间药物》:"通大便,消肿毒。"

②《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祛风活络。治骨折,挫伤,风湿关节痛,腰肌劳损。"

复方①治大便燥结肚痛:大泡通根五钱至一两。煎水服。

②治无名肿毒:大泡通根五两,绿姜,黄姜各三两,过山龙七根。共捣烂,包于患处,每日换药一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大泡通

药材名称大泡通

拼音Dà Pào Tōnɡ

英文名Root of Delavay Schefflera

别名大通塔、柴厚朴、野巴戟、隔子通、万贯钱、豆豉杆、大加皮、绒毛鸭脚木泡桐树、牛嗓管、假通脱木、伞把木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穗序鹅掌柴的根和根皮或权条。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efflera delavayi(Franch.) Harms.[Heptapleurum delauayi Franch.]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乔木灌木,高3-8m。茎粗大,外表暗褐色;小枝粗壮,幼时必生黄棕以星状绒毛,后即脱落;具白以片状髓心。掌状复叶有小叶4-7;叶柄长4-16cm,最长可至70cm,幼时密生星状绒毛,成长圆形,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6-20cm,最长可达35cm,宽2-8cm或稍宽;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钝形至圆形;全缘具疏离不整齐粗齿或1-3浅裂至深裂,上面无毛,下面密生灰白以或黄棕色星状绒毛,主脉粗而明显;侧脉8-12对,上面坦或微隆起,下面稍隆起,网脉上面稍下陷,稀平坦,下面为绒毛掩盖而不隆起。花无梗,穗状花序聚生成大圆锥花序顶生,长12-10cm,主轴和分枝幼时均密被星状绒毛,后毛逐渐脱落,分枝长10-30cm;苞片卵形,长4-5mm,小苞片三角状卵形,长1-2mm,均密被星状绒毛;萼长1.5-2mm,疏被星状短柔毛,边缘有4-5齿;‘花瓣4-5,三角状卵形,长约2mm,无毛,花白色;雄蕊5,花丝长约3mm;子房下位,4-5室;花柱合生成柱状,柱头不明显,花盘隆起。果实球形,直径约4mm,紫黑色,几无毛;宿存花柱长1.5-2mm。花期10-11月,果期翌年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3100m的沟旁、林缘、山坡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枝条灰棕色或灰褐色,表面有纵皱纹,有棕以点状皮孔及弧形叶柄痕;幼嫩枝密被灰棕色毛茸。折断面可见大型白色薄片状的贿。

皮多呈条片状,外表面灰褐色至暗褐色,有纵皱纹及灰白色栓皮和棕色点状皮孔;内表面色淡,有细纵纹。质硬,折断面纤维性。气微,味苦,涩。

性味味微苦;涩;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活络;强筋健骨;行气活血。主风湿痹痛;腰膝酸痛;跌打肿痛;胸胁脘腹胀痛

用法用量煎汤内服:9-30g;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汤洗;‘或捣敷。

各家论述1.《贵州民间药物》:通大便,消肿毒。2.《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祛风活络。治骨折,挫伤,风湿关节痛,腰肌劳损。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种半边莲

    药材名称大种半边莲拼音Dà Zhǒnɡ Bàn Biān Lián别名大半边莲、野靛、穿耳草、偏杆草、江南大将军、白苋菜来源药材基源:为桔梗科植物江南山梗菜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obeli

  • 河豚子

    《中药大辞典》:河豚子药材名称河豚子拼音Hé Tún Zǐ出处《纲目》来源为鲀科动物弓斑东方鲀、虫纹东方鲀、暗色东方鲀的卵子。性味《本草拾遗》:"有大毒。"功能

  • 樟树果

    药材名称樟树果拼音Zhānɡ Shù Guǒ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红叶木姜子的果实。8~9月采摘。原形态灌木或小乔木,高3~5米。枝褐红色。叶互生,狭长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4

  • 刺梨子

    药材名称刺梨子拼音Cì Lí Zǐ别名文光果、刺槟榔果、木梨子、缫丝花来源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以根及果入药。夏季采果,秋季挖根,晒干或

  • 地星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星药材名称地星拼音Dì Xīnɡ别名地蜘蛛、米屎菰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地星科地星属植物硬皮地星Geastrum hygrometricum Pers.,以子实体和孢子入药

  • 牛肝

    《中药大辞典》:牛肝药材名称牛肝拼音Niú Gān出处《别录》来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肝。性味甘,平。①《日用本草》:"味甘,凉。"②《本草经疏》:"味苦甘,气

  • 叉枝鸦葱

    药材名称叉枝鸦葱拼音Chā Zhī Yā Cōnɡ别名苦葵鸦葱、羊奶及及、散枝鸦葱、分枝鸦葱来源菊科叉枝鸦葱Scorzonera divaricata Turcz.,以鲜植物汁液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

  • 蝮蛇脂

    《中药大辞典》:蝮蛇脂药材名称蝮蛇脂拼音Fù Shé Zhī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蝮蛇科动物蝮蛇的脂肪。功能主治《纲目》:"绵裹塞耳聋,亦敷肿毒。"摘录《中药大

  • 白山蓼

    药材名称白山蓼拼音Bái Shān Liǎo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白山蓼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laxmanni Lepech.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晾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铁力木

    药材名称铁力木拼音Tiě Lì Mù别名石盐、铁棱、埋摸郎。出处《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二十二卷载有铁力木,云:"《广西通志》: 铁力木,一名石盐,一名铁棱,纹理坚致,藤容出。案《峤南琐记》谓:木力仅可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