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亦称内实证。①指外邪化热入里,结于胃肠所出现的症候。症见壮热、烦渴、腹痛、便秘等。《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即蚕豆茎,详该条。
【介绍】:见钱原濬条。
出宋·孙用和《传家秘宝脉证口诀并方》。即砒石。详该条。
病证名。见《医学入门·痰类》。又名火喘、火炎上喘。详各该条。
【介绍】:见陆游条。
病名。指产后子宫下坠。参见子宫脱垂条。
出《证治准绳·幼科》。指冬春之季,风邪犯肺而致的喘嗽。症见恶寒,或微热,咳嗽气急。治宜疏风宣肺。用止嗽散加减。
病证名。指泄泻黄色粪水的病证。多由感受风湿之邪,内搏肠道而致。元·朱丹溪《幼科全书》:“泄泻不住成黄水者,或渴或不渴,此风湿也,其证多得于夏,以五苓散加防风,苍术、羌活治之。”
【介绍】:参见唐玉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