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郁证之一。恐为肾之志。恐郁,肾精亏损,治宜温肾养精。《类证治裁·郁症》:“恐郁,阳消精怯,八味丸加减,或鹿角胶酒化服。”参见恐、七情郁证、内郁条。
新出土古佚医学帛书。撰人未详。约为秦以前的作品。1973年于湖南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之一。全文约百余字,主要是有关诊断学上鉴定死亡征候的论述。
北方之极,与南极相对。《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朝北极。”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一年蓬之别名,详该条。
指女子先天性生理缺陷而无生育能力的五种病证。《广嗣纪要·择配篇》:“五种不宜:一曰螺,阴户外纹如螺蛳样、旋入内;二曰文,阴户小如筋头大,只可通,难交合,名曰石女;三曰鼓花头,绷急似无孔;四曰角花头,尖
证名。出《素问·玉机真藏论》。指脾气衰败而见肩、臂、股、胫等处骨节显露,肌肉瘦削如脱之症。本证可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后期及恶液质等疾患。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地机。见该条。
①体表部位。出《东医宝鉴》卷一:“印堂之下曰山根,即两眼之间。”详頞条。古人认为此处可作望诊心的参考,故又名王宫,又名頞,见鼻条。因其位于阙庭之下,又称为下极。②推拿穴位名。见陈氏《小儿按摩经》。位于
病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属产后下利范畴。参见产后下利条。
病名。出《素问·脉解篇》。喑,瘖之异体字。即瘖俳。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