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即孤浆。详该条。
治疗原则。使用寒下法的禁忌症。①病邪在表或在半表半里;②便秘因于老年血虚肠燥,新产妇血虚,或病后津液耗伤者;③大失血的病人;④孕妇或月经期;⑤热邪在里,大便秘结,但病人脐部上下左右有动气,脉微弱或浮大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于翰林医官院,系一般下级医官职务,官阶从八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前阴尿道口与后阴肛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浊阴出下窍。”
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即疔疮。见该条。
淋证之一。多因气血虚衰,精髓干枯所致(见罗应章《经验医库·溲淋》)。多见于老年体弱者。症见小便滴沥不断,其痛难忍。治以干茯汤。参见淋条。
病名。见《景岳全书》卷二十七:“鼻齆息肉,阻塞清道,……实阳明热滞,留结而然。故内治之法,宜以清火清气为主。”即鼻息肉。详该条。
补法之一。补气与养阴生津并用的治法。气津两虚,表现为汗出过多、肢体怠倦、气短懒言、口干作渴、舌质红干、脉虚或细,用生脉散之属,以益气敛汗,养阴生津。
指酉时。《灵枢·营卫生会》:“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参十二时条。
见《女科指掌·调经门》。即经行先后无定期。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