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三。即顶门痈。详该条。
见《苏州本产药材》。即蒲种壳,详该条。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即蚕豆壳,详该条。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五脏论》1卷,已佚。
病证名。见明·赵贞观《绛血丹书》。因素体脾肾虚弱,产后脾肾之阳益虚,水湿不得敷布,溢于肌肤四肢所致。症见手足浮肿,皮肤光亮色润。治宜大补气血为主,佐以利水。方用八珍汤加苍术、茯苓。若壅满加陈皮、半夏、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笔筒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生草药手册》。为白鹤藤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编著。本书对全国常用中药材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共4册。第1册根与根茎类,第2册种子果实类,第3册花、叶、皮、藤木、全草类及其他,第4册动物与矿物类,共收500余种药物,每
见《幼幼集成》。指小儿咳嗽未定而进乳食所致的呕吐。症见在乳食过程中或乳食后不久出现咳嗽呕吐,吐出痰涎和少量未消化的乳食。治宜化痰止嗽。用枳橘二陈汤。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四。即手心毒。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