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姜叶

姜叶

《中药大辞典》:姜叶

药材名称姜叶

拼音Jiānɡ Yè

出处《纲目》

来源为姜科植物

性味《纲目》:"辛,温,无毒。"

功能主治①《金匮要略》:"食脍多不消,结为症病,以姜叶汁饮之一升。"

②《本草汇言》:"散水结,杀鱼脍生冷诸积,捣汁和酒饮。"

复方治打伤瘀血:姜叶一升,当归三两。为末。温酒服方寸匕,日三。(《范汪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姜叶

药材名称姜叶

拼音Jiānɡ Yè

英文名leaf of Common Ginger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姜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ingiber officinale Rosc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碎,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姜,多年生草本,高50-80cm。根茎肥厚,断面黄白色,有浓厚的辛辣气味。叶互生,排成2列,无柄,几抱茎;叶舌长2-4mm;叶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5-30cm,宽1.5-2.2cm,先端渐尖,基部狭,叶革鞘状抱茎,无毛。花葶自根茎中抽出,长15-25cm;穗状花序椭圆形,长4-5cm;苞片卵形,长约2.5cm,淡绿色,边缘淡黄色,先端有小尖头;花萼管长约1cm,具3短尖齿;花冠黄绿色,管长2-2.5cm,裂片3,披针形,长不及2cm,唇瓣的中间裂片长圆状倒卵开,较花冠裂片短,有紫色条纹和淡黄色斑点,两侧裂片卵形,黄绿色,具紫色边缘;雄蕊1,暗紫色,花药长约9m,药隔附属体包裹住花柱;子房3室,无毛,花柱1,柱头近球形。蒴果。种子多数,黑色。花期8月。

生境分部我国中部、东南部至西南部各少广为栽培。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活血散结。主症积;扑损瘀血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每次1.5g;或捣汁。

复方治打伤瘀血:姜叶一升,当归三两。为末。温酒服方寸匕,日三。(《范汪方》)

各家论述1.《金匮要略》:食脍多不消,结为症病,以姜叶汁饮之一升。

2.《本草汇言》:散水结,杀鱼脍生冷诸积,捣汁和酒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交翅木

    药材名称交翅木拼音Jiāo Chì Mù来源药材基源:为忌冬科植物六道木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belia biflora Turcz.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六道木薄叶灌木,高

  • 麻疯树

    药材名称麻疯树拼音Má Fēnɡ Shù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大戟科植物麻疯树的叶、树皮。随时可采。原形态麻疯树,又名:青桐木,羔桐、臭油桐、小桐子、黄肿树、假白榄、芙蓉树、滑桃

  • 台湾三颗针

    药材名称台湾三颗针拼音Tái Wān Sān Kē Zhēn别名川上氏小檗、黑实檗木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台湾小檗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beris kawakamii Hayata采

  • 獐牙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獐牙菜药材名称獐牙菜拼音Zhānɡ Yá Cài别名瘤毛獐牙菜、当药来源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紫花当药Swertia pseudo chinensis Hara,以

  • 五齿剑

    药材名称五齿剑拼音Wǔ Chǐ Jiàn来源药材基源:为凤尾蕨科植物栗柄凤尾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is plumbea Christ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陆生蕨类

  • 樟树子

    药材名称樟树子拼音Zhānɡ Shù Zǐ别名樟梨(《纲目拾遗》),香樟子、大木姜子(《贵州民间方药集》),樟木子(《中药志》),樟扣(《广西中药志》),樟子、樟太蔻(《广东中药》Ⅱ)。出处《纲目拾遗

  • 黄鹌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鹌菜药材名称黄鹌菜拼音Huánɡ ān Cài别名毛连连、野芥菜[福建]、黄花枝香草、野青菜来源菊科黄鹌菜属植物黄鹌菜Youngia japonica (L.

  • 螳螂跌打

    《中药大辞典》:螳螂跌打药材名称螳螂跌打拼音Tánɡ Lánɡ Diē Dǎ别名硬骨散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石柑子的茎、叶。全年可采。切碎晒干。原形态常绿附生藤

  • 梨皮

    《中药大辞典》:梨皮药材名称梨皮拼音Lí Pí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或秋子梨等的果皮。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凉,味甘涩,无毒。"功能主治清

  • 大田基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田基黄药材名称大田基黄拼音Dà Tián Jī Huánɡ别名星宿菜、赤脚草、红根草、红根子、红脚菜、红梗草、黄脚鸡、黄鳝草、矮桃草、散血草来源为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红根排草L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