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便
即导法。详该条。
即导法。详该条。
指内侧缘。《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
针灸体位名。见坐位条。
见《喉风论》:“咽通地气,饮食之道也,俗名食喉。”即咽。详咽条。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黑老虎之别名,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即白木耳,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太平圣惠方》。即肩井。见该条。
病名。指痢疾因寒热挟杂而致者。《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夫冷热痢者,由肠胃虚弱,宿有寒,而为寒热所伤,冷热相乘,其痢乍黄乍白是也。若热搏于血,血渗肠间,则变为血痢也;而冷伏肠内,搏津液则变凝白,则成
病名。①九疸之一。《外台秘要》卷四:“肺疸,饮少,小便多。”一名膏疸。参见膏疸条。②《辨证奇闻》载述肺疸为肺气虚,失其清肃之令,不能通调水道,以致湿热逗留而发黄者。症见鼻塞不通,头面俱黄,口淡咽干,小
腧穴分类名。简称奇穴、经外穴,详经外穴条。
五邪之一。见五邪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