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体内阴阳失调,下寒格拒上热。如虚寒久痢,误用寒凉,出现食入即吐的症状。《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②同阴盛格阳。详该条。
病证名。见《医学纲目》卷十四。又名刺肋伤寒、痧胀。为一种流行性的烈性传染病。《症因脉治·胁痛论》:“运气胁痛之症,病起于仓卒,暴发寒热,胁肋刺痛,沿门相似,或在一边,或在两边,痛之不已,胀及遍身,甚则
病名。指肉痿。《医宗必读·痿》:“脾痿者,肉痿也。”详肉痿条。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地柏枝之别名,详该条。
指肾。肾藏元阴与元阳,故称。参肾条。
症候名。指呼吸时有哮鸣音。《素问·气交变大论》:“咳喘息鸣。”
见急救异痧奇方条。
【介绍】:见褚谈条。
【介绍】:参见阎纯玺条。
【介绍】:见章迪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