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山蒜

山蒜

药材名称山蒜

拼音Shān Suàn

别名泽蒜(《本草拾遗》),小蒜(《救荒本草》),苦蒜果、野葱果(《贵州民间方药集》),野葱(《上海植物名录》)。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百合科植物山蒜鳞茎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鳞茎广卵形,白色,仅如枣大,外有膜被。叶根生,细长,管状,柔软而有微棱,色绿,长约30厘米左右。花茎于叶间抽出,长30~60厘米,茎顶有多数紫黑色珠芽;伞形花序顶生;苞片2,卵形,膜质;花小,花被6,卵状披针形,先端钝,白色,或有紫色背线;雄蕊6,卵状,花药长圆形;于房上位,3室,花柱丝状。蒴果,室背开裂。种子黑色。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性味辛,温。

①《本草拾遗》:"辛,温。"

②《救荒本草》:"味辛,性沮,有小毒。"

功能主治温中去积,散瘀止痛。治积块,血瘕,食滞饱胀,痈肿,跌扑损伤。

①《本草拾遗》:"温补,下气,滑水源。"

②《本草图经》:"治积块及妇人血瘕;用苦醋磨服。"

③《贵州民间方药集》:"健胃,助消化,增进食欲,民间用治膈食饱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磨汁。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蒺藜花

    《中药大辞典》:蒺藜花药材名称蒺藜花拼音Jí Lí Huā出处《纲目》来源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花。功能主治《本草衍义》:"治白癜风。阴干为末,每服三、二钱,饭后以酒调服。&

  • 骆驼肉

    《中药大辞典》:骆驼肉药材名称骆驼肉拼音Luò Tuo Ròu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驼科动物双峰驼的肉。性味甘,温。①《日华子本草》:"温。"②《纲目》:&q

  • 岩指甲花

    药材名称岩指甲花拼音Yán Zhī Jiɑ Huā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凤仙花科植物黄凤仙花的全草或根。秋季采收。原形态黄凤仙花,又名:牯岭凤仙花。一年生草本,高20~25厘米。茎直立,

  • 鸭公青

    药材名称鸭公青拼音Yā Gōnɡ Qīnɡ别名鸭公藤来源鼠李科勾儿茶属植物云南勾儿茶Berchemia yunnanensis Franch.,以根、叶入药。秋采根,夏采叶,晒干。性味甘、淡,平。功能

  • 食茱萸

    药材名称食茱萸拼音Shí Zhū Yú别名越椒(《广雅》),檔子(《本草拾遗》),艾子(《本草图经》),辣子(《纲目》)。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的果实

  • 八楞麻

    药材名称八楞麻拼音Bā Lénɡ Má别名牛鼻子树、老母猪、五爪根、大糯叶、双合合、牙呼光[傣]来源荨麻科野苎麻Boehmeria siamensis Craib,以全草入药。生境

  • 冬葵子

    《中药大辞典》:冬葵子药材名称冬葵子拼音Dōnɡ Kuí Zǐ别名葵子(《金匮要略》),葵菜子(《妇人良方》)。出处《本经》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冬葵的种子。原形态冬葵(《本经》),又名:葵(《诗

  • 木姜花

    药材名称木姜花拼音Mù Jiānɡ Huā别名鱼香菜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木姜花的叶。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茎方形,带紫红色,密被细短柔毛,上部有对生的分枝。叶对生;椭

  • 胡桃青皮

    《中药大辞典》:胡桃青皮药材名称胡桃青皮拼音Hú Táo Qīnɡ Pí别名青胡桃皮(《救急方》),青龙衣(《山东中草药手册》)。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未

  • 鹤虱

    《中药大辞典》:鹤虱药材名称鹤虱拼音Hè Shī别名鹄虱(《唐本草》),鬼虱(《本草崇原》),北鹤虱(《中药志》)。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菊科植物天名精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热时采摘,晒干,除去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