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咸
上古时代巫医,相传为帝尧之臣。
上古时代巫医,相传为帝尧之臣。
①见《丹溪心法》。即虫白蜡。②出《名医别录》。为蜂蜡之一种。各详该条。
见大生要旨条。
书名。4卷。明·周履靖撰。刊于1582年。本书是作者亲自在山野采集可食的野生植物,通过访问,绘图的实践所编成的一部野菜食谱。卷1~2共收野菜101种,均绘图并以诗赋的形式介绍其采集时间及食用法。卷3~
黄病二十八候之一。《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热毒气在脾胃,与谷气相搏,热蒸在内,不得宣散,先心腹胀满气急,然后身面悉黄,名为内黄。”治宜选用栀子散、茵陈散、三黄散等方。参见黄疸条。
证名。见《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疼,义同痛。详腰痛条。
①正骨手法之一种。适用于骨折后有即将撕裂、分离的碎骨片或有重迭错位者。医者以拇食二指钳住伤处,逐渐加大力量,使碎骨片牢固的卡附于主骨之上,不致再移位;如系重迭错位的骨片,应在牵拉开后,用卡法使断端对齐
病证名。指感受风寒、燥热等外邪而致的腋痛。见《症因脉治·腋痛论》。详腋痛条。
详心气不固条。
病证名。外感不得卧之一。指热病余邪未尽所致的不寐症。《症因脉治》卷二:“余热不得卧之症,表汗已出,表邪已退,身不发热,但睡中盗汗,小便色黄,夜多烦躁,口苦舌干,不得安睡。”治疗如太阳余热,五苓散,木通
风和寒相结合的病邪。《素问·玉机真藏论》:“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临床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痛,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脉浮紧等。治以祛风散寒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