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巴掌草

巴掌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巴掌草

药材名称巴掌草

别名千灵丹

来源兰科兜兰属植物同色兜兰Paphiopedilum concolor Tang et Wang,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祛风止痛。用于肺结核,支气管炎,哮喘,风湿骨痛,类风湿关节炎,慢性胃痛,肠胃炎。

用法用量鲜品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巴掌草

药材名称巴掌草

拼音Bā Zhɑnɡ Cǎo

别名红草鞋、狮子利、狮子尾狗舌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同色兜兰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phiopedilum concolor(Parish ex Batem)Pfitz.[Cypripedium concolor Parish et Batem.]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同色兜兰,多年生附生草本。须根粗长,被灰褐色茸毛。叶基生,贴地平展,叶鞘互相套叠;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6-16cm,宽2.5-4cm,幼时被棕色茸毛,老时毛渐变稀少,上面绿色,具白斑,背面有紫红色斑点。花葶1-2条,从叶丛中抽出,高6-11cm,密被棕褐色毛,着花1-3朵;花淡黄色,直径5-7cm,密布紫褐色斑点;唇瓣卵状兜形。花期4-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30m左右的低山沟谷林中、林下及石山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云南。

性味味苦;酸;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疔疮肿毒;毒蛇咬伤;脾肿大;肺结核咳血;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鲜品30-60g,绞汁。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豇豆叶

    《中药大辞典》:豇豆叶药材名称豇豆叶拼音Jiānɡ Dòu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豇豆的叶片。功能主治《滇南本草》:"冶淋症。"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 定草根

    药材名称定草根拼音Dìnɡ Cǎo Gēn别名二面快、青丝还阳、倒生莲、盘龙莲、树林珠、长生铁角蕨来源蕨类铁角蕨科铁角蕨属植物长叶铁角蕨Asplenium prolongatum Hook.

  • 水冬瓜

    药材名称水冬瓜拼音Shuǐ Dōnɡ Guā别名蟆木、梨仔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鸡仔木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dina racemosa(Sieb. Et Zucc.) Miq.采收和储藏:

  • 蛇王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蛇王藤药材名称蛇王藤拼音Shé Wánɡ Ténɡ别名双目灵来源西番莲科西番莲属植物蛇王藤Passiflora cochinchinensis Spr

  • 牛耳岩白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耳岩白菜药材名称牛耳岩白菜拼音Niú ěr Yán Bái Cài别名岩白菜[贵州]。猫耳朵[贵州安顺]、石三七[广西贵县]、石虎耳、金山

  • 大树跌打

    《中药大辞典》:大树跌打药材名称大树跌打拼音Dà Shù Diē Dǎ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大批科植物黄桐的树皮及叶。全年采皮,夏、秋采叶,晒干。原形态落叶乔木,高6~20

  • 夜花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夜花藤药材名称夜花藤拼音Yè Huā Ténɡ别名吼喃浪[傣语]来源防己科夜花藤Hypserpa nitida Miers,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云南、福建、广东

  • 刺柄南星

    药材名称刺柄南星别名绿南星、天南星、白南星、南星七、螃蟹七、三甫莲、蛇芋头来源天南星科刺柄南星Arisaema asperatum N. E. Brown,以块茎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功能主治有毒。祛痰

  • 松针

    药材名称松针拼音Sōnɡ Zhēn来源为松科松属植物中的西伯利亚红松、黑松、油松、红松、华山松、云南松、思茅松、马尾松等的针叶。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明目,安神,解毒,止痒。用于流行性感冒

  • 扭肚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扭肚藤药材名称扭肚藤拼音Niǔ Dù Ténɡ别名白花茶、假素馨、猪肚勒、青藤子花来源木犀科茉莉花属植物扭肚藤Jasminum amplexicaule Bu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