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循经性感觉病

猜你喜欢

  • 郁结血崩

    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因郁怒伤肝,肝气郁结,甚而血不能藏,其症除血崩外,兼见口舌干渴,呕吐吞酸等症。治以开郁平肝。方用平肝开郁止血汤(白芍、柴胡、白术、丹皮、生地、当归、黑芥穗、三七根、甘草)。

  • 利气

    即行气。详该条。

  • 蟹化石

    见《药材学》。即石蟹,详该条。

  • 口殠

    病名。见《圣济总录》一百十六卷。殠,“腐气也”(《说文》)。即口臭。详该条。

  • 移星草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谷精草之别名,详该条。

  • 水癥

    病症名。《诸病源候论·水病诸候》:“水癥者,由经络否涩,水气停聚在腹内,大小便不利所为也。其病腹内有结块强,在两胁间膨膨胀满,遍身肿,所以谓之水癥。”治宜理气逐水。用木香丸等方。参见癥条。

  • 白苔中黄舌

    白苔中心变黄,是表邪未罢,传里化热之象。若膀胱气化不利,水饮停胸,除有表证外尚可见烦渴,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苔白中黄而粘腻,宜五苓散加益元散治疗(见《伤寒金镜录》)。

  • 三员

    员,是记数的量词。指三个部位。《灵枢·百病始生》:“气有定矣,因处为名,上下中外,分为三员。”

  • 虚火耳痈

    病证名。《疡科心得集》卷上:“所谓虚火耳痈者,或因肝胆怒火遏郁,或因肾经真阴亏损,相火亢甚而发。”即耳痈之一种。详该条。

  • 五体

    ①指肢体的筋、脉、肉、皮、骨等。五体与五脏有联系。《灵枢·五色》:“肝合筋,心合脉,肺合皮,脾合肉,肾合骨也。”②指肥人、瘦人、常人、壮士及婴儿五种体质(见《灵枢·逆顺肥瘦》刘衡如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