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药典·一部》1977年版。为山枝根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系指舌上生泡如珠。《喉科秘旨》卷下:“舌上珠此心脾积热,舌生白泡大小不一,六脉洪大。”生于舌下者名舌下珠。治宜凉血解毒。可选用***地黄汤、导赤散、凉膈散等加减。
指亥时。《素问·标本病传论》:“冬人定,夏晏食。”参见十二时条。
灸法术语。指用麦粒大小的艾柱施灸,故名。一般作直接灸用。《备急千金要方》:“哕,灸承浆七壮,炷如麦大。”
解剖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眼睑。详该条。
即运气按摩。见该条。
证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轮廓无伤,但视而昏花,开闭则干涩异常,掀睑细看,外面养睛神水,有若蜗牛之涎,涎游于黑白之间,徒光无润,须臾风轮内外,气象渐变,枯败如死人,故曰神气枯瘁。”类今之
二十四节气之一。《通纬·孝经援神契》:“秋分后十五日,斗指辛,为寒露。言露冷寒而将欲凝结也。”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凉爽。
①推拿穴位名。位于小腿后方。能醒神,止泄,平喘。《小儿推拿秘诀·身中十二拿法》:“十拿鱼肚穴,能止泻,醒人事。”《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承山穴,在腿肚中。一名鱼肚穴,一把拿之。拿此穴,小儿即醒,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癥瘕病诸候》:“有人胃气虚弱者,食生鱼,因为冷气所搏,不能消之,结成鱼瘕,揣之有形状如鱼是也,亦有饮陂湖之水,误有小鱼入人腹,不幸便即生长。亦有形状如鱼也。”参见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