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亦名虾蟆瘟。指感受四时不正之气所致的咳嗽。以相互感染,流行一地为特点。《证治要诀·咳嗽》:“时行嗽,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气急,状如伤冷热,连咳不已。初得病,即伏枕,一二日即轻。记壬午秋,满城有
书名。6卷。清·吴箎撰。刊于1836年。本书分中风、咳嗽等37门,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妇科、儿科。每门后并附常用诸方,间附历代医家的有关论述,以供参阅。
病名。《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三。即恶疮。见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十。即痘疮。详该条。
病名。见《疡医准绳》卷六。即肩关节脱臼。详肩甲骨出条。
见《中药志》。为紫草茸之别名,详该条。
治法之一。是治疗湿热伤阴,小便不利的方法。症见口渴饮水,小便不利,或咳嗽呕恶,心烦不寐,用猪苓汤。
病名。《备急千金要方》卷五:“肠痫之为病,不动摇。”参痫条。
病名。即哑瘴喉风。详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苦荬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