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爱庐医案条。
见世补斋医书条。
见《新疆中草药手册》。为啤酒花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即利尿穴,见该条。
病证名,又名狐臭、胡臭,为湿热内郁或遗传所致。《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小儿腋气者,血气不荣,腋下有孔,一如毛孔而稍大,臭秽之气,从其中出……。亦有父母遗传相传者,又有乳养之人而有染著者。”其症腋下汗腺
治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王冰注语。后人简称为壮水制阳或滋水制火,滋阴抑火。是治求其属的治法,即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肾主真水,肾阴不足,则虚火上炎,出现阳偏亢之象,症见头晕目眩,腰痠足软
病名。因风寒湿邪侵入皮肤、经络所致。症见痹痛左右相移,随发随止,歇而复起。《灵枢·周痹》:“愿闻众痹。……此各在其处,更发更止,更居更起,以右应左,以左应右,非能周也,更发更休也。”众痹以痛处左右相移
出《灵枢·九宫八风》。指脊骨两旁浅层肌肉的肌腱。
出《说文解字注》。为螳螂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姜黄之药材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