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赤带。详该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千日红之别名,详该条。
十剂之一。用酸敛固涩药物组成,具有收敛精气作用的方剂。《沈氏尊生书·要药分剂》:“徐之才曰:涩可去脱,牡蛎、龙骨之属是也。”刘完素曰:滑则气脱,如开肠洞泄、便溺遗失之类,必涩剂以收敛之。”“张从正曰:
见《安徽中草药》。为水龙骨之别名。详该条。
即十二经脉。详该条。
即儿脐出血。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地白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即赤炎疮。详该条。
见《药物学大成》。为番泻叶之简称,详该条。
指头部。《素问·脉要精微论》:“头者,精明之府。”张志聪注:“诸阳之神气,上会于头,诸髓之精,上聚于脑,故头为精髓神明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