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敦痈

敦痈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即脱疽之色赤、肿痛如汤泼火燎者。见该条。

猜你喜欢

  • 千层矮

    见《湖南药物志》。为鹿茸草之别名,详该条。

  • 茶叶花

    见《东北资源植物手册》。为罗布麻之别名,详该条。

  • 欲传

    指病邪有发展的趋向。如外感风寒,发热恶寒无汗,今微汗热不退,心烦口渴脉数,是风寒病邪化热将要传里的征象。

  • 去火毒

    中药炮制法之一。指除去膏药的火毒。膏药熬成后,如果立即涂贴皮肤上,能刺激皮肤,轻的发痒,重的起水泡,甚至引起溃烂。去火毒的方法有二:①把刚制成的膏药,放置阴凉地方若干时日。②浸泡在井水或凉水内几天后待

  • 八角铜盘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红马蹄草之别名,详该条。

  • 虎口百丫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即虎口疔。见该条。

  • 肝血虚

    又称肝血不足。指肝藏血不足的证候。肝主藏血,血属阴,故血虚或肝阴虚均可出本证。临床表现有血虚或肝阴虚的见证,并有虚烦失眠,多梦易惊恐,月经不调等症。治宜补血养肝。

  • 缠喉急痹

    病名。见《时疫白喉捷要》。即缠喉风。详该条。

  • 眉棱骨

    骨名。额骨的眶部。眼眶的上缘。

  • 经如虾蟆子

    病证名。亦名经来下肉胞、经来下血胞。《妇科易知》:“经水过期,其人腹大如鼓,月经来时血中夹物如虾蟆子,并见昏迷不知人事者。宜气血双补法。方用十全大补汤。”相当于葡萄胎,可中西医结合治疗。参经闭腹大如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