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2卷。明·童养学注。刊于十七世纪中期(崇祯年间)。本书上卷为诊法部分,又名《新刻增补王叔和脉诀图注定本》,内有佚名氏《增诊家指掌》及王叔和《脉诀》(包括《脉赋》等内容)。其中收载了诊脉、脉象、望
法医学著作。清·许撰。4卷。本书为《洗冤集录》的一种增注本,除校录该书原文外,每段均加眉注小标题,另有评论、释义,使读者易于理解。作者本人通过多年的验尸实践,根据尸骨实物重新绘制了比较确切的全身骨骼解
病证名。见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伤食。详该条。
【介绍】:见梁周泰条。
见摘星楼治痘全书条。
书名。14卷。清·蒋宝素撰。刊于1840年。本书为作者所撰的《医略》(共87卷)中的六淫门,计13卷,并附方1卷。书中对风、寒、暑、湿、燥、火及疟、痢、霍乱、瘴气等的辨证治疗分别作了简要论述,并附医案
《痧胀玉衡》卷下方。又名六号剥象方。薄荷、地骨皮、牡丹皮、焦栀子、玄参、天花粉各等分,细辛量加倍。水煎服。治痧热。
【介绍】:见汪机条。
古刺法名。十二刺之一。《灵枢·官针》:“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指治疗骨痹的针刺方法。其法进针后稍许摇动针柄,逐渐深入至骨所,然后短促提插。故名短刺。
出《经效产宝·续编》。即产后孤阳绝阴。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