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见《隋书·经籍志》五卷。西晋·支法存辑,已佚。
病名。为牙龈病之不能张口者。多由阳明火毒炽盛所致。《重楼玉钥》卷上:“此症生在上下牙床两根头勾合之处。起一红核肿痛,牙关紧闭,不能开口。”治宜以刀针刺破红肿处,外吹冰硼散。内服清胃散、黄连解毒汤、五味
即复方。《素问·至真要大论》:“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详复方条。
【介绍】:见何偁条。
病证名。清·罗应章《经验医库》:“气衰呕吐,是脾胃气虚不化。”症见呕吐,面白唇淡,形寒胃冷,口渴不欲饮水。治宜健脾益气。用加减六君子汤。参见脾虚呕吐症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红根草之别名,详该条。
肐同胳。详胳膊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长石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即草血竭,详该条。
七方之一,方剂之小者。对于邪气轻浅而无兼证的可用小方。《儒门事亲》卷一:“小方之说有二,有君一臣二之小方,盖治心肺及在上而近者,宜分两微而少,服而频之小方,徐徐而呷者是也。病无兼证邪气专,可一二味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