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先天赋予的寿命限度,亦称天年。《素问·上古天真论》:“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
《外科正宗》卷三方。生地黄一两,木香五钱。生地黄捣膏,木香为末,二药和匀,量患处大小作饼置肿处,以热熨斗熨之。治乳中结核,及一切气滞结肿成核疼痛。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岩白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凤眼果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草药》。为胡颓子根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十七至十八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字天士,号畹庵。歙县西乡(今安徽歙县)人。为名医吴正伦之玄孙,吴昆之侄孙。初攻举子业,兼学医,后因科举而中断医事。1681年又兼事医术,1683年将既往临证
证名。①指疼痛横连胸膈。《证治要诀·膈痛》:“膈痛与心痛不同,……膈痛则痛横满胸间,比之心痛为轻,痛之得名,俗为之称耳。”《证治准绳·杂病》:“膈痛多因积冷与痰气而成,宜五膈宽中散,或四七汤加木香、桂
十二经筋之一。《灵枢·经筋》:“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与太阴之筋并行,结于肘内廉上,上臂阴,结腋下,下散前后挟胁;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结于臂(据《甲乙》、《太素》、《圣济》应为“贲”)。”经筋从手中
【生卒】:十六世纪【介绍】:明代医生。字心源。南城(今江西南城)人。著有《医彀》一书。
指舌下静脉丛及系带。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舌下紫筋为舌系,下通于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