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气缓

气缓

气机失常而表现为弛纵散涣的病理状态。为《内经》九种气机失常病证之一。《素问·举痛论》:“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类经》注:“气脉和调,故志畅达;荣卫通利,故气徐缓。然喜甚则气过于缓而渐至涣散。”喜为七情之一,适度的喜乐能使心情舒畅,气血通达调和。但大喜则使心神荡散,气机缓纵散涣而出现歌笑无常,甚则狂言多语等神志症状以及肢体缓纵等病候,治疗除调适情志外,可用镇心安神等法。参见九气条。

猜你喜欢

  • 丁奚病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详见丁奚条。

  • 蚕故纸

    出《卫生易简方》。为蚕退纸之别名,详该条。

  • 钱氏经验良方

    参见幼幼集条。

  • 玉枢丹

    即紫金锭,见该条。

  • 宣化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用相应脏腑的功能命名者。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一:“坎为神膏,络通膀胱之腑,脏属于肾……,肾与膀胱相为表里,主陶冶情气,气布出溺,情翕构精,曰宣化廓。”因膀胱与肾具有排尿功能,肾且

  • 医砭

    见慎疾刍言条。

  • 垂帘翳

    病证名。《银海精微》:“五脏虚劳,风热冲入肝膈,上胞,阳明经毒壅,血气凝滞,故生赤膜下垂,谓之垂帘翳。”详赤膜下垂条。

  • 李修

    【生卒】:六世纪【介绍】:南北朝时北魏医家。字思祖。馆陶(今河北馆陶)人。当过中散令、太医令等官职。曾汇集一百多人共同辑集《药方》一百多卷行世,已佚。

  • 榼(kě 渴)子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榼藤子之简称。详该条。

  • 李奉时服气法

    气功功法。一种静功调息法。见于《云笈七签·内丹》。其操作方法:①功前准备,行动前先活动四肢,令四肢舒缓,再行炼功。②调身,安定神气,取仰卧式,不用枕。服气随时可行。天气以睛朗日为佳,每日五更时服第一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