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医官职称。隶属于官医提举司,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官阶从八品。
同肢。见四肢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三叶青之别名,详该条。
①虚上加虚,如虚证误用泻法。《灵枢·终始》:“虚而泻之,是谓重虚。”②虚脉重见。《素问·通评虚实论》:“脉气上虚(上虚即寸脉虚)尺虚,是为重虚。”(新校正:“按甲乙经作脉虚、气虚、尺虚,是谓重虚。”)
①病因。即暑邪。《素问·五运行大论》:“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②证候。外感暑邪的热证。《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暑热深入,伏热烦渴。”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多由寒湿凝结而成。生于脚根,形如枣粟,初起紫白皰,疼痛彻骨,渐至腐烂紫黑,深孔出血,气秽,经久不愈。宜神灯照法治之,铁粉散敷之。余按溃疡治疗。
证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即掉眩。详该条。
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指初生口噤嘴唇苍白者,参口噤条。
见《医垒元戎》。即参苏饮第一方。见参苏饮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