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宋代医生。撰《食禁经》3卷,佚。
①即津。详该条。②津,津液;气,阳气。如热伤津气,即津液与阳气两伤。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即眩晕。详该条。
古代的官名。宋代开始设置以大夫为名称的医官,其官阶一般为六品至七品。其后直至清代,太医院官吏的职位相当于大夫,因此,太医院五品以下的医官都称大夫。在北方习惯称医生为大夫,并延用至今。
【介绍】:见陈念祖条。
见黄帝素问宣明论方条。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丹轸者,肉色不变,又不热,但起隐疹,相连而微痒。”多由热毒蕴结肌肤所致。其证遍身灼红,上起细小疹点,形如麻粒,痒痛微肿。治宜内服消风散,外用白芷根叶煮汤洗之。
病证名。出《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指中焦脾胃虚寒而致的腹泻。症见面色淡白,四肢厥冷,饮食懒进,时腹疼痛,大便清澈清冷,小便清长色白。治宜温中止泻。用理中汤。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清凉至宝散,见该条。
证名。见明·邓苑《一草亭目科全书》。即飞蝇散乱。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