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峰普济方》卷二十二方。郁金、黄柏、黄连各半两,巴豆十五个,松脂六两,清油一两。前四味为粗末,将清油炼熟,细细入松脂散尽,再细细入前药末,熬,以杨柳枝搅至滴水成珠收膏,外敷患处。治疮疖肿疼。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蒟酱叶之别名,详该条。
《症因脉治》卷四方。白芍药、甘草。水煎服。治血虚腹痛。
见《医学入门》卷六。即摩腰膏,见该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半枫荷之别名,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乌泡刺叶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无患子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见《针灸学简编》。即夹脊穴,见该条。
病名。系指耳鸣之因于肝阳上亢所致者。治宜清肝泻火。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参见耳鸣条。
五疳之一。又名气疳、疳。由于乳食不调,壅热积滞,传伤肺经所致。《小儿药证直诀》:“肺疳,气喘,口鼻生疮。”肺属金,色白,主皮毛,所以除上述症状外,还有面白咳嗽,毛发枯焦,肌肤干燥,鸡皮疙瘩,恶寒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