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流气饮子

流气饮子

全生指迷方》卷三:流气饮子

药方名称流气饮子

处方紫苏青皮当归(洗)芍药乌药茯苓桔梗半夏(汤洗七遍,焙干,为末,姜汁和,阴干)黄耆枳实(麸炒,去瓤)防风各15克甘草(炙)橘皮(洗)各23克木香7.5克 连皮大腹(锉,姜汁浸一宿,焙)30克川芎23克

制法上药为散。

功能主治理气和血,化湿畅中。治肝郁气滞,血虚气弱,湿浊内阻,致发眩晕,脘腹痞满,呕恶气逆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个,同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三

《朱氏集验方》卷三:流气饮子

药方名称流气饮子

处方黄耆1两,桂心1两,苦梗1两,白芍药1两,甘草1两,当归1两,陈皮1两,大腹皮1两,桑白皮1两,紫苏叶1两,紫苏梗1两,大黄3钱,木通3钱。

功能主治诸般气疾并泄泻。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大钱,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8分,空心温服。须要温,热则泻人。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三

猜你喜欢

  • 六和生化汤

    药方名称六和生化汤处方川芎2钱,当归4钱,炮姜4分,炙甘草5分,桃仁10粒,茯苓3钱,砂仁壳1钱,橘红8分。功能主治产后六淫外侵。用法用量水煎服。如头痛发热,项强身疼,脉浮而紧为伤寒,宜加羌活、防风、

  • 四七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七汤药方名称四七汤处方半夏五两,茯苓四两,紫苏叶二两,厚朴三两。炮制上俰咀。功能主治治喜、怒、悲、思、忧、恐、惊之气,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咯

  • 吹鼻散

    《圣济总录》卷十五:吹鼻散药方名称吹鼻散处方芦荟龙脑(研)瓜蒂(捣)消石(研)各等分制法上药研末。功能主治主脑风头痛。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吹于鼻中。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五《普济方》卷一九二:吹鼻散药方名

  • 佛茄花散

    药方名称佛茄花散处方金头蜈蚣、蝎梢、佛茄花(蔓陀罗花)、白附子各等分,龙脑少许。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小儿慢惊。用法用量3岁儿用半字,3岁以上1字,薄荷水调,手按左鼻搐右,按右搐左,立止,少顷汗如雨

  • 救暍丹

    药方名称救暍丹处方青蒿5钱,茯神3钱,白术3钱,香薷1钱,知母1钱,干葛1钱,甘草5分。功能主治中暍。行役负贩,驰驱于烈日之下,感触暑气,一时猝倒。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此方用青蒿平胃中之火,又解暑

  • 金丝散

    药方名称金丝散处方川大黄半两(生),全蝎半两(怀干,不见火),南星半两(炮),川郁金半两,巴豆1钱(去壳,不出油)。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咽喉急患,至重者。用法用量毒壮者,每服小钱重;弱者,每服半钱;小

  • 加减益气汤

    《寿世保元》卷五:加减益气汤药方名称加减益气汤处方黄耆(蜜炒)1钱,人参1钱,白术(去芦)1钱,陈皮1钱,当归1钱,升麻5分,柴胡5分,木香5分,香附7分,青皮(去瓤)7分,川芎7分,桂枝3分,甘草3

  • 黄酥丹

    药方名称黄酥丹处方浮萍3钱,生地4钱,甘草2钱(炙),丹皮3钱,芍药3钱,生姜3钱。功能主治四日太阴温病,腹满嗌干,发作渴者。用法用量流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摘录《四圣悬枢》卷一

  • 丁香温胃丸

    药方名称丁香温胃丸处方丁香2钱,天南星1分(浆水煮透软,切作片子,焙令干),半夏1分(浆水煮令软,切作片子,焙令干),水银1分,黑铅半分(与水银结成砂子),白豆蔻(去皮)1分。制法上为末,用黄蜡1两,

  • 国老丸

    《惠直堂方》卷二:国老丸药方名称国老丸处方生甘草。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内热便血,或血痔下血。用法用量每服7丸,清汤送下。即日愈。摘录《惠直堂方》卷二《医方易简》卷九:国老丸药方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