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消肿汤

消肿汤

兰室秘藏》卷下:消肿汤

药方名称消肿汤

别名消毒汤(《普济方》卷二七二)。

处方黍粘子(炒)黄连各1.5克当归甘草各3克瓜蒌黄耆各4.5克 生黄芩柴胡各6克连翘9克红花少许

功能主治马刀疮。

用法用量上哎咀。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稍热,食后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服酒、湿面。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赤水玄珠》卷十五:消肿汤

药方名称消肿汤

处方白术山栀各15克 赤茯苓萝卜子各9克葶苈椒目苏子各3克沉香9克木香1.5克

功能主治健脾利水,降气平喘。治水肿喘满,大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十五

丹台玉案》卷五:消肿汤

药方名称消肿汤

处方猪苓泽泻木通车前葶苈子各6克地骨皮五加皮姜皮海金沙枳壳各3克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治腰以下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加灯心30茎,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丹台玉案》卷五

《疬科全书》:消肿汤

药方名称消肿汤

处方夏枯草元参 花粉各9克 山茨菇 煅牡蛎海藻昆布桔梗各6克 生甘草白芥子各3克

功能主治化痰软坚,消结散肿。治无名疬,骤然红肿者。

用法用量清水煎,食后服之。

摘录《疬科全书》

猜你喜欢

  • 冬疫五仙膏

    药方名称冬疫五仙膏处方干姜2两,大黄4两,麻黄3两,白芷3两,细辛3两,甘草3两。制法麻油熬,黄丹收,滑石6两搅匀,或加绿豆。功能主治冬疫。用法用量贴肾俞处。摘录《理瀹》

  • 独步散

    《本草纲目》卷十四引《方外奇方》:独步散药方名称独步散处方香附米(醋浸略炒,为末)、高良姜(酒洗7次,略炒,为末)。制法上各封收。功能主治心脾气痛,胃脘有滞,胸膛软处一点痛,因气及寒起,或致终身。用法

  • 黄耆茯苓散

    药方名称黄耆茯苓散处方黄耆1两(锉),赤茯苓3分,麦门冬3分(去心),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桑根白皮3分(锉),射干3分,桔梗3分(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虚劳。上

  • 防已茯苓汤

    药方名称防已茯苓汤别名木防己汤、防己汤、茯苓汤、防己加茯苓汤处方防己3两,黄耆3两,桂枝3两,茯苓6两,甘草2两。功能主治皮水。用法用量木防己汤(《外台》卷二十引《深师方》)、防己汤(《圣济总录》卷三

  • 艾汁涂方

    药方名称艾汁涂方处方艾1两(锉细)。功能主治一切癣。用法用量以酽醋半升,煎取浓汁,去滓,涂摩癣上,日3-5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七

  • 甘竹茹汤

    《外台》卷二引《深师方》:甘竹茹汤药方名称甘竹茹汤处方甘竹茹4两,生白米1升。功能主治风热气吵及诸哕。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之,取米熟汤成。去滓,徐徐分服。摘录《外台》卷二引《深师方》《千金》卷三:甘竹茹

  • 八珍益母丸

    《中国药典》:八珍益母丸药方名称八珍益母丸处方益母草200g党参50g白术(炒)50g茯苓50g甘草25g当归100g白芍(酒炒)50g川芎50g 熟地黄100g性状为棕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

  • 陈艾丸

    药方名称陈艾丸处方蕲艾1-2斤(每岁端午日采,愈久愈良)。制法取叶为炷。或加麝香末,木香末、雄黄、搓成丸。功能主治疮毒纯阴,平塌顽麻。用法用量安蒜上灸之,名“药艾丸”。摘录《医学心悟》卷六

  • 香朴饮子

    药方名称香朴饮子处方人参(去芦)、茯苓(去皮)、炙甘草、紫苏、泽泻、香薷、半夏麹、白扁豆、乌梅肉、木瓜、厚朴(姜制),各二钱。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伏热吐泻,虚烦闷乱。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

  • 二青散

    药方名称二青散处方青黛白及白蔹白薇白芷白鲜皮朴消水龙骨黄柏各30克天花粉90克大黄120克 青露(即芙蓉叶)90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主一切焮热红肿,热痛阳毒,脓未成者。用法用量用醋蜜调敷。如已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