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出《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指经常感觉筋骨四肢酸痛。
【介绍】:唐代道家。知医,善摄生,撰有《摄生录》3卷,已佚。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即脚根喉风。详该条。
【介绍】:见魏之琇条。
《杂病源流犀烛·面部门》卷二十二方。白芷、酒黄芩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茶清送下。治风热挟痰而致的眉棱骨痛。
同一病证,可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由于病情的发展,病型的各异,病机的变化,以及用药过程中正邪消长等差异,治疗上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治法。《素问·五常政大论》:“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
《金匮要略》方。桂枝、炙甘草、生姜各三两,芍药六两,大枣十二枚,饴糖(烊化)一升,黄芪一两半。水煎,分三次服。治阴阳气血不足,腹中拘急,自汗或盗汗,身重或不仁,脉大而虚等症。若气短胸满者,加生姜;腹满
病证名。见《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方》。指眼生翳膜积厚如螺者,参见翳膜诸条。
见《生草药手册》。为乌桕叶之别名,详该条。
出《经效产宝·续编》。即产后孤阳绝阴。详该条。